“掐頭去尾”緣何成為白酒釀造基本功之一?
“掐頭去尾”緣何成為白酒釀造基本功之一?
如果說釀酒有武林秘籍的話,那么“掐頭去尾”可以算是一個練“基本功”的操作了,這一步驟對白酒的口感、品質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濃香型白酒掐頭去尾是指在蒸餾白酒過程中,將最先流出的酒頭進行摘取,然后分別貯存,以備后續使用。
“掐頭去尾”中的“頭尾”怎么區分?
這得從散裝白酒釀造的工藝說起。白酒釀造的蒸餾階段,大多采用甑桶蒸餾,即通過酒醅蒸餾,逐漸冷熱交換,汽液交換,從而使酒汽得到濃縮,餾出液的酒度由高到低。
所以,最先流出來的酒度數最高,度數達70-80度,即“酒頭”。通常,“酒頭”口感非常辣,對身體有害的醛類物質非常多,一般都會被舍棄。
一般而言,投糧100斤的谷物“掐”頭在半斤到1斤為宜。投糧200斤的谷物“掐”頭在1斤至1.5斤為宜。
而中間段流出的酒稱為“酒身”,一般被保留下來,這部分酒的度數在50-60度左右,酒精分子與水融合程度最好,而且這個階段中的酒所含的有害物質最低,是整鍋酒中質量最優質的部分。
而最后面蒸餾出的酒則被稱為“酒尾”,度數在40-50度以下,通常情況下,這部分酒口感不是很好,而且酒體渾濁、口感酸澀刺,通常也會被舍棄。
“去尾”涉及到了工藝規定的截酒度數,如果規定酒體的截取度數是65°的酒精度,那65°以下就算酒尾,酒尾也要去掉,不能作為酒體使用。酒頭和酒尾都有用處,酒頭有些作調味酒,有些加到酒糟或者酒醪里重新發酵;酒尾也有作調味酒參與勾調,大部分是撒到酒醅上回窖,術語叫“回酒”。
為什么白酒需要“掐頭去尾”?
掐頭去尾不只是中國白酒有,威士忌也有這樣的工藝。威士忌術語中的“Head”就是我們所說的酒頭,酒體在威士忌里叫“Heart(酒心)”,酒尾在威士忌里叫“Tail”。中國白酒里蒸餾接酒叫“摘”酒或“截”酒,掐頭去尾的地方叫摘酒點,威士忌操作中稱作“Cut(切點)”。
正所謂“有舍才有得”, “掐頭去尾”這一工藝也是釀酒前輩們經過無數次實驗總結出來的經驗,有利于生產最優質的白酒,提高酒品的質量和口感,這樣雖然會損失一部分酒體,但是剩下的白酒的風味和質量都達到了最佳。
但是,白酒的釀造對釀酒師的要求極高,無法完全機械化處理。要執行掐頭去尾需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經驗,在實際操作中,釀酒師們會根據自身經驗和酒液的特點來控制掐頭去尾的幅度,以保證酒品的平衡和穩定性。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“掐頭去尾”緣何成為白酒釀造基本功之一?
- 同樣的酒,老酒和新酒,喝法可大不相同!
- 白酒中的這些成分決定了酒質的好壞?
- 白酒度數的秘密
- 什么樣的白酒,可以稱之為優質白酒?
- 醬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藝是什么?
- 哪些原酒適合長期儲存?原酒儲存方法詳解
- 白酒中有苦味、辣味如何解決?
- 都是糧食釀造的白酒,為什么香型不一樣呢
- 中國白酒有著怎樣的歷史發展?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